根據農業農村部有關管理規定,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與污水治理技術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日前發布2024年度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申請指南。申請書受理截止日期為2024…
排污許可證是生態環境監管排污單位的主要依據。排污登記單位是否需要開展自行檢測,這在實踐中一直困擾著執法人員和排污登記單位,亟待厘清。
近年來,環境檢測、驗收造假現象屢見不鮮,有效的執法監管是遏制亂象的關鍵。如何才能快速發現造假線索并有效固定證據?筆者結合實踐經驗分享一些具體做法。
皖浙兩省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推動下建立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建立起上下游聯合監測、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信息互通、防治溝通等聯防共保的工作機制。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是由作為賠償權利人的行政機關向賠償義務人進行磋商索賠的一項工作,其本質是要求生態環境損害侵權行為人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地下水是我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必須補齊的短板。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席北斗介紹,我國為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