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智能控制技術實現新突破
【谷騰環保網訊】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應急應急所)華南生態環境監測分析中心和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聯合承擔的“生活垃圾焚燒智能優化控制及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研發”項目近日順利通過驗收。項目以“智能控制+超低排放”為核心,聚焦垃圾焚燒過程中的關鍵控制瓶頸,構建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化控制系統,為推動我國垃圾焚燒行業邁入數據驅動、精益運行的新階段提供技術支持和工程實踐。
據了解,隨著垃圾焚燒逐步取代垃圾填埋成為城市固廢處理的主流路徑,行業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傳統的控制方式因響應滯后、精準度不高,已難以支撐焚燒系統向“更穩定、更高效、更精細”邁進。如何在保障高效運行的同時,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焚燒系統‘智’理難在哪?相比煤電,垃圾焚燒控制參數更為復雜,污染物生成受多種工況耦合影響,難以形成統一規律。以二噁英為例,其生成與焚燒狀態、原料特性等多因素高度耦合,長期難以精準調控。”華南生態環境監測分析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依托該項目,華南生態環境監測分析中心發揮數據與技術優勢,創新提出“知識+數據”融合的新思路,在無需新增傳感設備的前提下,成功構建了行業級運行數據知識庫,開發了焚燒狀態識別模型,并結合多種二噁英監測手段(短期、長期、在線),首次提出全過程運行狀態對二噁英排放影響的系統視角,開發了二噁英實時預測預警系統,為提升智能化調控水平提供了堅實基礎。未來,華南生態環境監測分析中心將以數據驅動創新、以模型引領應用,持續推動“環保+智能”深度融合,在更多關鍵領域釋放數據價值,讓數據和技術成為生態治理的“最強引擎”。
模型架構示意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