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成效如何?國新辦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谷騰環保網訊】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3月以來,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5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糾治突出問題
“此次專項行動確定的重點領域,包括食品藥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行政執法事項多、工作量大、行政裁量權基準幅度比較大的領域,也是與企業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容易引發問題的領域。要運用各種監督的手段,把這些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監督,能夠得到有效地糾治。”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在發布會上表示。
他介紹說,在專項行動中,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聚焦糾治四類突出問題:一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二是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行為;三是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四是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違反執法規范要求的行為。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截至5月21日,工作平臺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
發布第三批行政執法監督典型案例
發布會上,胡衛列介紹說,近日司法部還同步發布了第三批8個行政執法監督典型案例,體現了行政執法監督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特點,具有較強的典型性,為各地各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提供借鑒。
其中一起是浙江某市司法局監督指導市生態環境局履行法定職責案,涉及生態環境執法領域。
2022年6月,浙江某市司法局通過省行政執法監督系統開展日常線索核查,發現系統對一起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提示風險,可能存在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而未移送問題。經市司法局監督,市生態環境局將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收到案件后,依法對直接責任人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
案件的典型意義在于,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本案中,市生態環境局作出行政處罰時,對相關規定理解適用不全面,沒有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屬于未完全履行法定職責。市司法局及時進行監督,督促整改,保障行政執法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健全長效機制,常態化規范和監督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各地方、各部門在集中糾治執法突出問題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有的已上升為長效制度機制。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制定出臺行政執法監督條例,針對執法突出問題制定具體的規則,長效化地遏制執法亂象。”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表示。
行政執法監督條例是對行政執法工作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監督的一個重要制度支撐,也是關于行政執法監督制度的頂層設計。據悉,目前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已經出臺了相關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司法部也正在加緊起草,目前已經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下一步會抓緊推進條例出臺。
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重點糾治的問題,具有反復性、復雜性、頑固性,必須通過建立制度規范,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在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方面,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對執法程序都作了嚴格的規范。要通過強化執法監督,推動好的制度在實踐中得到不折不扣地執行。
“開展好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要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專項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可感可及、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全社會真切地感受到黨中央對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關心、對堅決糾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的決心,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胡衛列表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