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入企檢查頻次的同時,如何幫助企業更好查找解決問題?
更新時間:2025-02-06 11:07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李廷昆
閱讀:1263
【谷騰環保網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源頭上遏制亂檢查、減少入企檢查頻次,杜絕隨意檢查”。筆者認為,這對于工業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加快推動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要在降低入企檢查頻次的同時,通過優化檢查工作模式,幫助工業企業更好地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實現執法檢查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確保工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優化升級,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對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建立完善標準規范與績效評價體系。立足各地實際情況,完善工業各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低VOCs原輔材料替代、無組織廢氣收集、VOCs治理、脫硫、脫硝、除塵等關鍵產污治污環節,深入開展資料分析與調查研究工作,明確各項技術要求,并據此仔細編制診斷技術指南。對于電力、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利用消耗單位原料/燃料污染物排放量、生產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生產單位產品原料消耗量等,構建科學合理的行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二是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將工業企業問題診斷納入各地生態環境領域年度重點工作范疇,依據產污量、排污量、產值規模及行業類型等指標,將工業企業分別劃歸至省、市、縣、鄉鎮不同級別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的診斷工作任務清單。將績效環比同行處于較低水平且排污量較大的企業,列為重點治理對象,集中優勢技術資源,精準施策。嚴格遵循《意見》要求,科學合理制定診斷計劃,精準控制診斷頻次。力求在完成對每一家企業的全面診斷后,能切實助力企業達到較高的規范化運營水平,確保在后續檢查中有效避免同類問題的再次出現。
三是構建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完善行政執法不予、免予、從輕、減輕、從重處罰清單。對于臺賬管理、治理設施運行不規范等一般性問題,且不涉及偷排漏排等嚴重違法問題的行為,實行首違不罰;對于涉及漏排問題,但企業無主觀意愿且整改態度積極良好的,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以此消除工業企業對問題診斷工作的顧慮,做到“重技術幫扶、輕執法檢查”。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抽取一定比例企業開展診斷報告審查和現場質量核查工作。對診斷質量不佳的地方工作人員,針對性開展技術培訓,切實提升其業務水平。
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積極邀請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的專家,強化對執法檢查人員以及企業環保管理人員在相關法律標準和污染治理技術方面的培訓。督促工業企業配備環保管理人員,并協助企業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自身的各項環保要求,確保企業環保工作真正落實。將人員培訓工作做在問題診斷工作之前。必要時,積極引入能夠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的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力量,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第三方服務市場,通過市場競爭機制,推動環保服務質量實現穩步提升,為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堅實的人才與技術支撐。
五是強化監測設備支撐保障。根據診斷任務需求,在現有常規技術裝備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備便攜式無人機、紅外光譜儀/紅外熱像儀、衛星遙感綜合觀測等先進技術手段,提升快速識別環境空氣質量高值區域、巡檢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強度、監測廢氣收集效率等多維度工作能力。
六是加強智能化平臺建設。強化工業企業在環評及批復文件、竣工驗收報告、生產報表以及廢氣收集治理設施運行記錄等各類環保臺賬的管理工作,并推動環保臺賬的電子化進程,以便管理部門遠程調取數據,高效開展非現場幫扶相關工作。整合各類環境監測數據、企業監測數據、企業生產治理排放信息等各類資源,打造集數據采集、存儲、分析、診斷于一體的智能化診斷平臺,加強管理部門對工業企業非現場監管的工作效率。
作者單位: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