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點多面廣,該如何抓好?
【谷騰環保網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鄉鎮(街道)職責和權力、資源相匹配制度,加強鄉鎮(街道)服務管理力量。筆者認為,這對于做好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具有指導意義。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點多面廣,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強化呼應,形成聯動。
建立兩份清單,優化協同工作機制。一是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內部的工作職責清單,厘清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和鄉鎮(街道)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邊界,形成上下貫通的工作格局。二是鄉鎮(街道)內部的生態環境工作職責清單,厘清鄉鎮(街道)內設機構如規劃建設、城市管理、市容環衛及屬地派出所、規劃自然資源管理所的生態環境行業監管職責,做好工地施工揚塵和噪聲污染、餐飲油煙、露天焚燒等問題的查處,形成協同聯動工作格局,防止和減少推諉扯皮。
整合兩支隊伍,優化一線管理機制。以筆者所在轄區為例,建立了專職網格員隊伍和全域服務隊伍,成為推進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力量。將一些常見的、容易現場判斷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如河涌黑臭、水質異常、餐飲油煙廢氣等問題納入網格事件,專職網格員發現后,通過網格化管理平臺錄入系統,由相關職能部門跟進處理,形成“問題發現—跟進處理—整改銷號”閉環管理。全域服務隊伍則是對傳統物業服務的二次創新,將原本由政府單一承擔的治理模式轉變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合作模式,有效緩解一線人手不足的壓力。完善商家自治,服務夜經濟,“煙火氣”和“好空氣”兩手抓。將空閑場地盤活,引導夜間流動商販到規定場所經營,并統一環保要求,引入無煙燒烤設施,強化污水和廚余垃圾管理,徹底改變了以往占道經營、環境臟污、油煙污染等問題。
暢通兩個渠道,優化有呼必應機制。一是暢通上下級生態環境部門的溝通渠道。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鄉鎮(街道)的工作指導,定期組織鄉鎮(街道)部門、村居相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一線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對基層無法處置的、專業性較強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鄉鎮(街道)及時呼叫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跟進處理。二是暢通人民群眾有關污染問題的呼應渠道。高度重視村居人大代表聯絡站、12345政務服務熱線、網格事件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辦理工作,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同時,做到舉一反三,加強源頭治理,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長洲街道辦事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