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清潔小流域“顏值”如何變“產值”?
【谷騰環保網訊】日前,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提出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試行)。《意見》提出,要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并對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的價值核算、價值評估、公開交易、簽訂協議、收益分配等環節作出明確規定。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傳統小流域治理的升級版,對保護涵養水源、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具有重要作用。去年,水利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用5年時間,全國形成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工作格局;用10年至15年時間,全國適宜區域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此次《意見》的印發,進一步明確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路徑,規范操作方法,統一價值標準,同時能夠進一步帶動土地、勞動力、設施、自然風光等資源資產要素“活”起來。
《意見》明確,到2029年,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制度框架、支持政策、標準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構建,水土保持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有效提升,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一批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顯著提升,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格局有效形成,為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意見》首次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試行),明確了更符合基層實際、更具有水土保持特點的生態產品分類指標以及核算方法,特別是將減少泥沙淤積、保持土壤肥力等水土保持特色指標納入核算指標體系。
同時,《意見》在“收益分配”章節還明確了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收益應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擁有、誰受益;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分配,并明確要求收益反哺所在縣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或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