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白洁少妇系列h,小小水蜜桃免费影院,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中國東北空氣重污染需檢討控煤舉措

更新時間:2015-11-23 14:21 來源:FT中文網 作者: 閱讀:1477 網友評論0

 剛一入冬,中國東北三省就被霧霾包圍,超越京津冀而成為今年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遼寧省沈陽市11月8日PM2.5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最高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是世衛組織安全標準的56倍。霧霾來勢兇猛且持續時間長,導致近百個航班延誤,醫院人滿為患。東北地區由于缺少應對經驗而措手不及。  

在此污染之前,京津冀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空氣最差的地區。  

 專家認為,這和近幾年對東北地區的控煤重視程度不夠有關。2013年京津冀爆發嚴重霧霾后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太過強調京津冀等局部地區的煤炭消耗量控制,而忽視了中國整體區域的考慮。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董連賽告訴中外對話,“大氣十條”只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提出了約束煤炭使用量的要求,對東北地區并沒有提及。  

 2013年9月發布的“大氣十條”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但對東北地區并沒有提出具體要求。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告訴中外對話,這次東北霧霾事件表明,“煤控需要全覆蓋,不然就會按下葫蘆漂起瓢,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楊富強參與制定的《煤炭使用對中國大氣污染的貢獻》報告認為,約6成的PM2.5是由煤炭直接燃燒產生的。煤炭使用對PM2.5濃度貢獻較大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及成渝區域。  

 由于北京的特殊地位,京津冀受到的關注更多,投入的霧霾治理力度更大。“大氣十條”對這些地區提出了具體的煤炭消費量削減目標。在“大氣十條”發布的同日,河北省提出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凈削減4000萬噸。北京和山東分別提出1300萬噸和2000萬噸的削減目標。  

 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考核規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重慶、廣州等9個城市將以PM2.5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其他地區以PM10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  

 東北三省是中國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經濟發展處于全國倒數幾位。今年前三季度GDP排名中,遼寧省以2.7%的增速墊底;黑龍江省增速為5.5%,排名倒數第三;吉林省為6.3%,倒數第四。  

 在查找東北地區這次霧霾爆發原因時,吉林省長春市率先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秸稈焚燒是此次重度煙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先良認為,焚燒秸稈不會對霧霾天氣形成如此持續的影響,應該與東北地區供暖期開始、同時局部地區又沒有形成有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條件、污染源不斷疊加有關。  

 華東理工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污染治理專家鄭麗萍說,供暖后大大小小眾多鍋爐開始燒煤,是導致這次東北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而絕大部分鍋爐燒的是高硫煤,更加劇了污染,“對空氣污染相對小的低硫優質煤和高硫煤的價格相差許多,長期使用低硫煤燒不起。”  

 鄭麗萍說,供暖剛開始,如果今年冬天的天氣條件不利,不僅僅東北,華北、華中、西北都將遭遇嚴重空氣污染。  

 董連賽告訴中外對話,“十三五”期間應該提出對全國性煤炭消費總量進行控制。若對控煤目標不予重視的話,其他地區都有可能步京津冀、東北之后,淪為新的空氣污染重災區。  

 綠色和平11月11日發布的報告《2015年中國煤電逆勢投資的后果》說,盡管政府希望能源使用向清潔化和低碳化轉型,但中國仍然處于煤電發展“大躍進”時代,每周就有四個煤電廠通過審批。原因在于今年3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個文件,讓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等高污染項目的環評申請變的更容易,審批權下放至省級環境保護部門負責。  

 這一報告說,2015年1至9月,中國大陸地區共有155個燃煤電廠通過項目環評審批,超過2014年全年的審批量。如果這些燃煤電廠全部建成上馬的話,每年將排放9.6萬噸的二氧化硫、12.4萬噸氮氧化物和2.9萬噸煙塵。而這將使得PM2.5濃度升高,導致每年6100人過早死亡、7600例兒童哮喘病例、9800例成人支氣管炎病例和8100例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引起的住院病例。這還是假設每個燃煤電廠的排放都能達到“超低排放”標準。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黃瑋就曾預測,旨在治理大氣污染的“大氣十條”并沒有給出真正具有約束性的煤炭減量目標,似乎是留給各省份自行制定,最終可能會令空氣質量改善大打折扣。  

 環境科學規劃研究院總工程師王金南認為,“大氣十條”中給出全國煤炭總量控制指標意義不是很大,因為煤炭總量控制主要是對重點區域、重點城市提出的。  

 官方和NGO的研究都表明,中國上半年的空氣質量已得到改善,但冬季的到來意味著污染天氣將增多。環境部門說,冬季是大氣污染較為集中的時期,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貢獻度約占全年3成。2014年監測數據顯示,京津冀三地全年PM2.5平均濃度為88微克/立方米,供暖季為111微克/立方米,是全年的1.27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中國東北空氣重污染需檢討控煤舉措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