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脫硝設備添新成員!石灰石脫硫率大于90%
據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在該所廊坊研發中心建設的2MW環形爐膛循環流化床半焦/煤燃燒試驗臺上開展了兩次大規模連續熱態試驗,順利完成了熱解半焦燃燒特性和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外置換熱器傳熱特性以及脫硫脫硝等方面的研究內容。
2MW環形爐膛循環流化床半焦/煤燃燒試驗臺是根據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煤專項提出的“以熱解為先導的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設計建設的,用于開展半焦及混合燃料的燃燒特性以及SO2、NOx等污染物排放特性等研究的大型熱態試驗臺。
該試驗臺于2013年1月完成概念設計,2月完成基本設計,4月開工建設,11月完成試驗臺本體、輔機設備、管道和測控系統等全部建設及安裝任務,12月順利完成了冷態和熱態調試。2014年4月和6月,實驗室科研人員在該試驗臺上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熱態試驗,分別連續運行168小時和144小時,試驗主要圍繞外置換熱器傳熱特性、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和脫硫脫硝等試驗研究內容展開。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兩套對稱布置的外置換熱器能實現對試驗臺熱負荷和爐膛溫度的調節,試驗臺熱負荷可在1.43~2.1MW間調節,爐膛溫度可以在874℃~970℃間調節;環形爐膛兩側溫度分布均勻,無論是單側給料還是雙側給料兩側旋風分離器間的溫差均小于10℃。此外通過脫硫脫硝試驗,實現了高效爐內石灰石脫硫和尾部噴氨脫氮,石灰石脫硫效率大于90%,脫硝效率大于50%。
通過兩次大規模長時間的連續熱態試驗,循環流化床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了熱解半焦的燃燒特性和排放特性,試驗結果將有助于加強對環形爐膛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爐型燃用半焦或半焦/煤混合燃料的理解和應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