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年度環保報告:發展不需要污染
2009年,無論是哥本哈根余音未了的國際交鋒,還是國內聲勢日漲的生態文明建設浪潮,有一個話題都是無法回避的焦點:如何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009年,污染可以判重罪,國家力控重金屬污染;
2009年,專家,政府,公眾博弈垃圾焚燒發電,公眾不再是利益鏈的受害者;
2009年,中國陸續有二十多個省市環保局升格為環保廳,環保擴權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9年,中國在哥本哈根的聲音得到了重視,同樣是發展,中國展現了大國遠見。
... ...
![]() |
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確立了多項制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如循環經濟的規劃制度,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循環經濟的評價和考核制度,以生產者為主的責任延伸制度,對高耗能、高耗水企業設立重點監管制度等。
頒布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需要,是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實現循環經濟較大規模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
![]() |
周生賢要求,2009年環保專項行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防范各地以擴內需保增長為借口的盲目投資沖動,堅決防止新一輪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積極防范環境風險,著力解決一批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的環境執法保障。
![]() |
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暨會議(CIEPEC2009)首次由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
會前,谷騰環保網對本次會議活動的組織工作負責人——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政策研究和信息部主任李寶娟女士進行了采訪。李主任認為本屆展會的會議組織工作與往屆相比,既有傳承,又有發展。
![]() |
世博會主辦方針對碳、氣、水“三減排”將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旨在為全世界獻上一屆有史以來最為“綠色”環保的世博會。
世博園區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碳、氣、水“三減排”的整改行動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碳、氣、水“三減排”,不單是為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更為了申城市民共同生活著的家園不再受到傷害。
![]() |
南京大學法律學者顧翔認為,中國法院開始以新的罪名來追究污染環境者的刑事責任,其罪名更重,求處刑期也更長,顯示了中國對嚴重污染環境事件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大。
![]() |
2009年11月23日 廣州市番禺大石鎮近300名居民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問題到市城管委上訪后,又來到附近的市信訪局繼續上訪,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獲悉后立即來到市信訪局接訪,表示若環評不過關、大多數市民反對,該項目不會動工。
近年來,由垃圾焚燒引發的環境爭議,已經成為中國的公共環境熱門話題。廣州番禺垃圾焚燒事件的意義在于,破解垃圾圍城這個困局,需要憑借政府、科研機構、公民與企業的通力合作。
![]() |
事件回放:
(10月)
![]() |
一方面是公眾的質疑,一方面是環保局的力挺,無論最后公眾意見是否促使政府的決策做出更改,這種民間集團性訴求的增長都預示著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多方利益博弈的時代。
(12.7)
![]() |
中國代表團以積極和建設性的姿態全面深入參與了所有談判議題的磋商,為最終取得會議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溫家寶總理出席了本次大會,并會見了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溫總理在會見時指出,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存在5個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 |
2008年3月11日,以“大部制”為核心的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國家環保總局如愿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國已有 25個省市環保局升格為環保廳。環保擴權漸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國各省市環保局升格環保廳日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