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工業廢水中的微量苯酚目前多用光度法測定。但受干擾物的影響,一般都需要蒸餾萃取分離,操作較為繁瑣。液膜法分離富集技術是新興高技術邊緣學科,本文提出無載體的液膜分離富集技術是用蘭113B作表面活性劑,丙三醇作膜的增強劑,煤油作溶劑,NaOH溶液作內相的液膜體系,分離富集水和工業廢水中的微量苯酚。苯酚從低濃度遷移到高濃度,富集在內相NaOH溶液中,發生不可逆的化學反應,生成難以逆向擴散的產物(苯酚鈉),干擾物則被分離除去,富集的苯酚鈉溶液用4-氨基安 替匹林光度法或紫外光度法測定。
1 試驗部分
1.1 主要試劑與儀器
苯酚標準溶液,常規配制2.00μg/mL。
液膜所用試劑:蘭113B(雙烯基丁二酰亞胺);丙三醇;煤油(工業用品,過濾);內相NaOH溶液,3%(m/V)水溶液。
4-氨基安替匹林溶液:0.5%(m/V)(C17H13ON)水溶液;TWeen80溶液:3%(V/V)水溶液,溫熱溶解。
鐵氰化鉀溶液:8%(m/V)水溶液(可使用5 d)。
儀器:制乳器(自制);分離器,300mL分液漏斗制成;DBJ—621型定時變速攪拌器;7132--型電動攪拌機;HL—2型恒流泵;高壓高頻靜電發生器(2 000 ~3 000 V);72 1B型分光光度計。
1.2 試驗方法
制乳:取蘭113B、丙三醇和煤油按體積比3:2:95分別置于制乳器中,充分混合后慢慢加入與有機相等體積的NaOH溶液,以2 000r/min的轉速攪拌20min,即成乳狀液膜。
富集:取200mL水樣或試液(如內含5.00μg苯酚),置于分離器中,用氨水(1+1)和HCl(1+1)溶液調整pH至5~6,加入5mL NaF溶液(8%)、20mL上述乳狀液膜,以160 r/min轉速攪拌10min,靜置分層。上層為有機相,下層是水溶液。
破乳:靜置分層后,棄去水溶液,將有機相接入破乳器內,在2000V電壓下進行6 min靜電破乳,此時乳狀液膜分成兩層,上層是有機相,下層是含有苯酚的水溶液。有機相可以循環使用。
測定:收集含有苯酚(鈉)的水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mL氨水、5mL4-氨基安替匹林溶液、2mLTWeen80溶液,混合均勻后加入4mL鐵氰化鉀溶液,以水稀釋至刻度搖勻,10min后在721B型分光光度計上,用510nm波長、2cm比色皿測量吸光度(A),計算其含量。計算方法如下:
苯酚量=從工作曲線上查出含苯酚量(μg) /水樣體積(mL)
2 結果與討論
2.1 表面活性劑的影響
水中的苯酚被滲透到膜相,遷移進入內相中,與內相NaOH溶液中和發生選擇性的不可逆反應,生成不溶于有機相的難以逆向擴散的苯酚鈉(非滲透物)。
苯酚鈉不能擴散到外相,而是濃集在內相中。
試驗表明,用蘭113B比SPAN80作表面活性劑優越,效果較佳,結果見表1。蘭113B的濃度為2%~4%時,所得的液膜分離富集苯酚效果最優、苯酚的回收率在99.5%~99.8%范圍內。
表1 不同表面活性劑與苯酚的回收率
|
表面活性劑
|
SPAN80
|
蘭113B
|
蘭113C
|
TW 80
|
N3O3
|
蘭113A
|
苯酚的回收率
|
99.45
|
99.70
|
99.24
|
98.98
|
97.83
|
99.42
|
注:膜相:3%蘭113B,2%丙三醇,95%煤油;內相:3%NaOH水溶液;外相:pH 3~7,含有5.00μg苯脂,油內比1:1,乳水比為20:200;t為15~36℃
|
|
2.2 內相NaOH溶液濃度的影響
試驗表明,2%~8%NaOH溶液作內相,液膜體系富集苯酚的效果最優,其回收率在99.5%以上( 見表2)。本試驗選用3%NaOH水溶液。
表2 內相NaOH溶液濃度的影響
|
內相NaOH溶液濃度(%)
|
0.5冊碼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苯酚的回收率(%)
|
90.10
|
97.24
|
99.49
|
99.74
|
99.70
|
99.65
|
99.58
|
99.50
|
99.50
|
99.17
|
注 試驗條件同表1。如NaOH溶液濃度超過8%,液膜易破裂,使苯酚的回收率逐漸降低。
|
|
2.3 外相酸度的影響
試驗表明,外相水溶液的酸度對富集苯酚有很大的影響。在pH 3.0~7.5時,富集苯酚的效果最優,苯酚的回收率在99.5%~99.8%范圍內波動,見表3。
表3 外相PH值對苯酚回收率的影響
|
外相水溶液PH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7.5
|
8.0
|
9.0
|
苯酚的回收率(%)
|
99.05
|
99.56
|
99.59
|
99.70
|
99.80
|
99.60
|
99.51
|
99.39
|
99.01
|
注 試驗條件同表1。當PH>8時,苯酚的回收率明顯下降。
|
|
2.4 膜增強劑的影響
用聚胺(ENJ-3029)、丙三醇作膜的增強劑來提高膜相的強度,增加膜的粘度,防止液膜破裂,保持膜的穩定性。試驗表明,選用丙三醇為最優,其濃度為1%~3.5%時最適合。本試驗選用濃度為2%的丙三醇。
2.5 溶劑的選擇
用中性油SIOON(脫蠟,一種中間餾分,平均分子量為386.5)和煤油等作溶劑。試驗表明,在蘭113B存在下選用煤油較佳,經濟上便宜,并且苯酚的回收率也比較高。本試驗選用95%煤油極為適宜。
2.6 油內比的影響
油內比(Roi)大,液膜增厚,傳質遷移阻力增大,苯酚的回收率降低。試驗表明 ,在選擇條件下,Roi為1:1~1:2,苯酚的遷移速率最快,10min內其回收率為99.5%~99.8%。本試驗選用Roi為1:1。
2.7 乳水比的影響
試驗表明,外相水溶液的體積大小,對富集苯酚有較大的影響,乳水比(Rew)為20:80~20:350時,苯酚的遷移率在99.5%以上。本試驗選用Rew為20:200。
2.8 溫度的影響
試驗表明,在15~36℃室溫下操作為最佳,溫度超過36℃則苯酚的回收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當溫度超過36 ℃時液膜不太穩定,有極少量液膜破損現象。
2.9 干擾離子的影響
試驗表明,大量氨、銨、胺、Cl-、SO42-、NO3-、F-、PO43-、ClO4-等都不被遷移富集。一般常見陽離子不影響分離富集苯酚。只有Al3+、Zr4+有干擾,可在外相試液中加入5 mLNaF(8%),以消除25mg的Al3+、Zr4+的影響。試驗表明,S2-、CN-和乙酸根也能與苯酚一起透過液膜、遷入內相并與內相NaOH溶液反應,積累在內相中,但不影響分離富集、測定水中的苯酚。所以一般常見陰陽離子都不干擾,選擇性相當高。
2.10 結果與對照
用本法富集、測定了8種水樣,結果見表4。每種水樣分別富集、測定6次,對測得的 數據進行數理統計處理,相對標準偏差(RSD)在3.4%以下。采用標準加入法,測 定苯酚回收率在99.5%~100.6%范圍內。
表4 本法富集、測定苯酚的結果與對照
|
水樣
|
原結果①
(mg/L)
|
本法結果
(mg/L)
|
RSD
(%)
|
加入量
(μg)
|
本法結果
(μg)
|
回收率
(%)
|
河水(受污染)
|
0.056
|
0.054
|
1.5
|
5.00
|
4.98
|
99.6
|
自來水
|
0.002
|
0.0019
|
3.4
|
10.00
|
9.97
|
99.7
|
鍋爐煤氣洗滌工業廢水
|
4.63
|
4.65
|
1.3
|
20.00
|
19.90
|
99.5
|
鍋爐煤氣洗滌工業廢水
|
1.98
|
2.01
|
2.6
|
30.00
|
30.02
|
100.1
|
鍋爐煤氣洗滌廢水(處理后)
|
0.038
|
0.035
|
1.8
|
5.00
|
5.03
|
100.6
|
工業污水
|
0.095
|
0.097
|
2.3
|
10.00
|
9.95
|
99.5
|
工業污水②
|
0.012
|
0.013
|
1.1
|
20.00
|
20.00
|
100.0
|
東崗污水溝
|
0.022
|
0.024
|
3.2
|
30.00
|
29.95
|
99.8
|
注:①標準方法多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②原子發身光譜測定結果的平均值。
|
|
3 結論
應用蘭113B(3%)、丙三醇(2%)、煤油(95%V/V)和內相(3%NaOH水溶液)液膜體系,外相pH為5~6,Roi為1:1,Rew為20:200,操作溫度15~36 ℃,分離富集水和工業廢水中的苯 酚,結果相當準確、精密度高,相對標準偏差為1.1%~3.4%,苯酚的回收率為99.5%~100.6 %。選擇性高,常見陰陽離子都不影響富集苯酚,非常有實際應用價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