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處理改善剩余污泥脫水性能
更新時間:2011-10-24 15:43
來源:環境科學學報
作者:
閱讀:1801
以毛細吸水時間(CST)作為衡量污泥脫水性能的指標,采用銥/二氧化釕電極板為陽極、鈦/二氧化釕網狀極板為陰極,對剩余污泥進行電化學處理,考察了電壓、處理時間等因素對剩余污泥脫水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電壓對污泥脫水性能影響較大,當電壓為30 V、極板間距為4 cm、攪拌速率為100 r·min-1、處理30 min條件下污泥調理效果最佳,此時剩余污泥的CST下降了35.5%.電鏡結果顯示,此時的污泥表面結構被破壞,菌膠團內的自由水被大量釋放出來,污泥脫水性能得到改善;當電壓增加到50 V時,污泥絮體結構破碎嚴重,導致污泥顆粒變小,比表面積增大,污泥脫水性能變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11024154312306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