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生化尾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
適用范圍
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化工、印染廢水及城市綜合污水生化處理尾水的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適用于現有污水處理系統的升級改造。
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
一、基本原理
印染綜合廢水經生化處理的尾水仍然含有部分的染料、有機物及重金屬,對其進一步深度處理后可作為回用水使用。本技術利用人工合成的一種高分子吸附劑樹脂,對尾水中的有機物、染料、膠體、重金屬及微生物代謝產物有較好的吸附作用
二、工藝流程
印染廢水生化尾水經過濾去除濁度,經復合功能連續流樹脂吸附裝置吸附后,出水可達到紡織染整用水水質要求。吸附裝置可實現自動化控制、連續化運行。樹脂再生清洗液經濃縮、催化可得到有效處置。裝置出水與生產用水混合后可直接用于紡織、印染生產工藝,可實現與原廢水處理裝置無縫對接。
三、關鍵技術
1、復合功能樹脂的特點在于比表面積較大、有特定活性基團,具有離子交換和吸附雙重功能,濃縮比達到1/1000。樹脂脫附性能良好,使用壽命長。
2、自動連續清洗吸附核心設備。
3、洗脫液濃縮及處理核心設備。
實際應用案例
吳江市永前印染有限公司是以化纖、棉織物的印染加工為主的企業,其中化纖織物的印染量占生產總量的65%。在其印染過程中主要使用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及酸性染料。其中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及酸性染料分別占染料總使用量的50%、35%、15%。2007年3月,南京大學、江蘇省環科院及江蘇南大戈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其下轄的永前公司廢水處理設施進行了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盛澤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委托江蘇南大戈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承包,進行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處理工程建設。該工程于2008年1月完成主體建設并進入設備調試階段,效果良好、運行穩定。
該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設施采用以復合功能樹脂吸附為主體的工藝,設計處理總量為1200~1800噸/天,總投資500萬元,運行成本小于0.9元/噸廢水。項目在改造后排放出水水質符合企業印染用水水質要求,同時可達到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1072-2007的規定,進出水指標如下表1、2。
表1 進水水質指標
|
表2 出水水質指標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