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膜生物反應器(mbr)由于其諸多優勢[1]而備受青睞。而與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相比,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又具有運行能耗低、不因循環泵的剪切對污泥絮體產生不良影響等優點。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裝置與流程
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試驗裝置與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該試驗裝置由生物反應器、一體式膜組件、膜抽吸系統及自動控制等系統組成,其中生物反應器為活性污泥鼓風曝氣反應池,有效容積為47L,反應器中間有一隔板,一側放膜組件,組件下方設有穿孔管曝氣,在供給微生物分解廢水中有機物所需氧氣的同時,在平片膜表面形成循環流速以減輕膜面污染。抽吸系統采用型號bt01-100蘭格蠕動泵,對浸沒于反應器的膜組件進行抽吸。自動控制部分采用時間控制器對抽吸泵及進水泵進行控制。一體式mbr中的處理水經蠕動泵抽吸進入凈水池,凈水池的水作為膜沖洗備用。
1.2 試驗用水
試驗(yan)用水為上海某(mou)制藥廠(chang)抗生(sheng)素廢(fei)水,稀釋后的廢(fei)水基本水質情況如表(biao)1,進(jin)水經100目篩網過濾后進(jin)入反應器(qi)。
表1 實驗用水(shui)水(shui)水(shui)質
測試項目
|
數據
|
ρ(codcr)/(mg·l-1)
|
2500~4000
|
ρ(ss)/(mg·l-1)
|
400~1000
|
ρ(nh3-n)/(mg·l-1)
|
3.5~7.4
|
ph值
|
6~8
|
|
1.3 試驗用膜
試驗用膜為平片膜,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膜分離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提供,膜組件自行研制,平片膜材質為pvdf(聚偏氟乙烯),截留分子量為 14萬,膜有效面積為0.05m2。
1.4 試驗方法
1.4.1 水通量的測定
水通量的測定由下式得出:
jθ=vθ/(a×t) (1)
式中:jθ—θ℃下所測定的實際膜通量;
vθ—θ℃下在 t時間內實際過濾液體積;
a—平片膜有效面積。
在測定膜水通量時,為了便于比較試驗的不同階段水溫所帶來的差異,該試驗將不同溫度測得的數據換算成20℃下的通量值,換算公式為:
j20—jθ×(ηwθ/ηw20) (2)
式中:j20—換算成20℃時的通量;
ηwθ—θ℃下純水的粘度;
ηw20—20 ℃時純水的粘度。
注:下文中的通量j皆經上式轉換為20℃下的通量值。
1.4.2 阻力分析方法
膜污染可以分為物理污染、化學污染及生物污染,對于不同的反應器形式、生物的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的組件形式及不同的運行方式,占主導地位的污染形式不同。
在本試驗中,膜污染阻力可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膜固有的阻力(rm);一部分為泥餅阻力(rc),包括濃差極化、膜表面的吸附及沉積等形成的阻力,可以采用水沖洗。海棉擦洗等方法將其除去;另一部分為膜孔的吸附及堵塞阻力(rf),這部分阻力可以采用化學清洗等方法全部或部分去除。通過試驗測定的有關通量數據,用ris(resistance一in一series)阻力模型計算出各部分阻力及其所占比例。表達式如下:
rt=△ p/(μ1•j1)=rm+rc+rf (3)
rm=△p/(μ0•j0) (4)
rf=△p/(μ0•j0)-rm (5)
rc=△p/(μ1•j1)-rm-rf (6)
式中:μ0—純水在2o℃時的粘度(μ0=1.0050×10-3pa•s);
μ1—膜過濾液粘度。
測定過程如下:
①在不同的抽吸壓力下,用新膜對純水過濾,通過公式(4)計算出膜固有阻力;
②用該膜對反應器混合液進行過濾,利用公式(3)可以得出運行過程中膜總阻力的瞬時值;
③一定時間后,把膜組件從反應器中取出,清水無壓力清洗,并用柔軟的海綿擦去膜面吸附物,然后對純水過濾,由公式(5)得到膜孔吸附及堵塞阻力;
④由公式(6)可得膜表面的泥餅阻力。
2 結果和討論
2.1 處理效果
用前述工藝流程和試驗方法,使用該制藥廠的廢水處理站的污泥接種半個月后,直接把pvdf平片膜浸沒于反應器中以 4+6的周期運行(4 min抽吸6 min停抽),反應器的運行參數列于表2。
表2 膜生物(wu)反應器(qi)運行參數
測試項目
|
數據
|
水溫/℃
|
15~20
|
ph值
|
6.0~7.6
|
泥齡/d
|
500
|
水力停留時間/d
|
1.5
|
曝氣量(m3·h-1)
|
1.4
|
|
從圖2可以看出在此運行過程中反應器中mlss的質量濃度經過一段時間后基本維持在15g/l左右,出水codcr去除率為86%。可見,水中懸浮和溶解的codcr并沒有在mbr中累積。但運行至1月中旬膜出水codcr與上清液codcr相比,并沒有多大差別,由此可知,pvdf膜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截留水中懸浮物,使mlss維持在較高濃度,從而達到高效降解水中有機物的目的。
2.2 過濾過程中的阻力分析
2.2.1 膜固有阻力的測定
新膜粘結后,放入純水中浸泡24 h以消除環境對膜性能的影響,調節抽吸壓力,連續測定5次對應壓力下的通量,取其平均值,由公式(4)可以得出,膜固有阻力rm為 1.082 × 1012m-1。
2.2.2 pvdf膜放入反應器后總阻力的變化
為(wei)了考察pvdf膜(mo)在盡量長(chang)時間內運(yun)行(xing)中阻力(li)的(de)變化,我們把膜(mo)組件(jian)在設定(ding)壓力(li) 30 kpa,ρ(mlss)為(wei)13.8 g/l,曝氣量為(wei) l.45 m3/h的(de)條件(jian)下放入反應器中進行(xing)連續抽吸(xi)運(yun)行(xing),由(you)圖(tu)3可(ke)知(zhi),總(zong)阻力(li)經(jing)大約 25 min漸趨(qu)穩定(ding),從(cong)開始 2.81×1012m-1逐漸上升至 5.29×1012m-1。也就是,膜(mo)固有(you)的(de)阻力(li)從(cong)開始占總(zong)阻力(li)的(de)98.6%逐漸降低至52.4%。可(ke)見,盡管反應器曝氣沖刷(shua)對減弱懸浮固體向(xiang)膜(mo)面吸(xi)附(fu)遷移有(you)一定(ding)作用[4],由(you)于(yu)很(hen)高的(de)懸浮固體濃度,導致較高的(de)粘度(實測粘度高達6.3×10-3pa•s),膜(mo)污染隨時間加劇。
 |
同時,我們也考察廠pvdf膜在設定周期(4min抽吸6 min停抽)下運行,其間不進行任何清洗,總阻力的變化規律如圖4所示。可見,間歇運行 27 d,阻力達到 5.34 ×1012m-1。把連續抽吸的25 min內阻力變化延長至 27d,充分體現了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中間歇運行中曝氣沖刷膜面的效果。
2.2.3 pvdf膜水力清洗及海綿擦洗后的阻力比較
長期(qi)運(yun)行過(guo)程(cheng)中,泥餅阻(zu)力是(shi)導致(zhi)膜通(tong)(tong)量下降(jiang)的(de)主要因(yin)素(su)。表3所示,在1d的(de)連續運(yun)行過(guo)程(cheng)中,泥餅阻(zu)力占(zhan)總阻(zu)力的(de)比例從開始的(de)35.87%上升(sheng)至 94.01%。新開發(fa)的(de) pvdf平片膜組件其優點在于能夠通(tong)(tong)過(guo)簡單便捷的(de)在線(xian)海(hai)綿擦洗的(de)方法(fa),消除泥餅阻(zu)力,如圖(tu)4,從而使(shi)水通(tong)(tong)量迅速恢(hui)復(fu)接近初始通(tong)(tong)量。
表3 運(yun)行過程中阻力分布的分析
運行時間/h
|
阻力/(×1012m-1)
|
rm
|
rc
|
rf
|
rt
|
rc:rt/%
|
1
|
1.082
|
1.01
|
0.72
|
2.81
|
35.87
|
10
|
12.67
|
0.85
|
14.60
|
86.77
|
24
|
35.21
|
1.16
|
37.45
|
94.01
|
|
在一體式mbr中,泥水混合液處于循環流動狀態,在運行過程中,膜表面泥餅層處于一種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形成膜過濾的主要阻力,并且由于膜的長期使用,形成阻力的因素也具有累積效應[5];而且,由于化學清洗價格昂貴、操作復雜且不可能完全恢復膜通量[6]。因此,海綿定期在線擦洗對于膜通量的增強非常有利。再者,從長期運行的角度來看,在線擦洗至少可以減弱各種阻力因素的累積,從而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3 結論
①由于膜過濾對混合液懸浮固體的完全截留,盡管原水含有少量抑菌物質,出水codcr去除率仍可達86%。
②膜組件長時間運行導致膜污染,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定期的清洗,而平片膜組件具有清洗高效。操作簡單的優點。
③平片膜組件只需用簡單的在線海綿擦洗的方法,便可以部分恢復膜通量,從而減少價格昂貴的化學清洗,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
④膜(mo)性能指標有壓力(li)(li)與通量(liang)兩個(ge)(ge)變(bian)量(liang),而(er)運用(yong)(yong)ris阻力(li)(li)模型可以統(tong)一(yi)兩者,因此(ci),在研究(jiu)膜(mo)生物反應(ying)器中膜(mo)性能時,用(yong)(yong)阻力(li)(li)這個(ge)(ge)指標分析是可行(xing)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