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電藍德水的石灰處理及排渣再利用技術
來源:青島國電藍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閱讀:2238 更新時間:2011-05-12 16:21概述:
水的石灰軟化處理方法因其處理過程中可以做到無廢水,廢棄物為固體,對自然水源沒有污染;因石灰的來源廣泛,價格便宜,運行費低,因而是目前軟化處理方法中國內外公認的較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石灰軟化處理的排渣為高純度碳酸鈣,如果回收這些排渣再制成石灰,用于本系統,不但減少排渣,還解決了石灰來源問題,因而本公司開發了本工藝流程及其相關的專用設備。
![]() |
1. 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無環境污染
本工藝流程使用軟化反應產生的面碳酸鈣90%以上以高純度(98-99%)粒狀物從快速反應器中排出,然后經煅燒裝置,將其煅燒成高純度(>96%),高活性(消化速度小于60秒)粒狀生石灰,這種高純度的生石灰,很難用自然界的石灰石獲得。回收排渣煅燒的生石灰除供本工藝流程自身消耗外,還有部分余量供外銷。過濾器截留的高純度碳酸鈣粉末,經脫水處后外銷給煙氣脫硫部門。這樣不但使100%的排渣回收再利用,變廢為寶,同時也解決了高純度石灰來源問題。回收再燒的生石灰因其純度高、活性好、消化制乳系統,無渣排出,因而大改善了運行操作條件,提高了運行可靠性,易于實現自動化。在軟化處理流程中無廢水、廢渣排出,無環境污染。碳酸鈣煅燒爐的煙氣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可回收制作干冰。
本系統流程中所有排渣、排水、排氣均可回收利用,對環境沒有污染。
2. 藥劑耗量少、運行費低、出水水質好
本工藝流程較常見石灰軟化處理方法藥劑耗量少、出水水質好、不需要添加凝聚劑、可在低PH值(PH+9.5-10.0常規法≥10.3)情況下運行,因此石灰的添加量也少。本工藝流程的出水暫鈣硬度為0.4-0.6毫克當量/升,常規石灰軟化處理方法出水的暫時硬度為0.8-1.0毫克當量/升。
3. 工藝流程簡介
本工藝流程主要實施水的軟化反應、過濾、調PH值過程,達到外供中性軟水的目的,其主要設備為快速反應器、三室過濾器和壓力式中和器。
原水與石灰乳在快速反應器的下部混合產生軟化反應,其反應產物-碳酸鈣,結晶在器內碳酸鈣晶粒上被截留,軟化后的清水從反應器上部排出。快速反應器內絕大部分體積充滿呈流態化的碳酸鈣結晶核心。當晶粒成長到粒徑為2毫米左右時從底部排出。需要定期向反應器內添加粒徑為0.15~0.5毫米的結晶核心,以保持反應器內部晶核的粒徑級配和數量。反應器排渣為圓球狀體,粒徑d=2mm左右,排渣碳酸鈣的純度與原水水質有關,一般為98%~99%。
![]() |
過濾器設置的目的是除去反應器出水帶出的未被反應器截留的碳酸鈣浮固體。為了充分利用反應器的出水壓頭(18米左右),宜設置壓力式過濾器。目前工程中選用大型三室過濾器(每臺出水量1500t/h)。
![]() |
如果用水單位要求供應中性軟化水時,需要在過濾器之后設置加酸調PH值系統,宜設壓力式混合器和加酸裝置,其PH值與加酸量采用自動調節。中和器出水PH值宜保持7.0~7.5之間。
快速反應器排渣首先排入渣池進行瀝水,然后送入煅燒系統。
電廠石灰處理原則流程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