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軟化水
![]() |
人氣:2559 發布時間:2010-04-21 14:57 關鍵詞:過濾設備 產品型號: 應用領域:水處理 產品價格:面議 |
進水采用當地市政自來水。進水硬度1.5~1.8mmol/L,處理后水質,硬度小于0.03mmol/L,達到《GB1576—2008工業鍋爐水質標準》
技術簡介
軟水器是應用離子交換技術,通過樹脂上的功能離子與水中的鈣、鎂離子進行交換,從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鈣、鎂離子金屬陽離子,達到去除硬度(碳酸鈣或碳酸鎂)的目的。
軟水器中裝有軟化劑樹脂,這種人造的離子交換樹脂上有軟性礦物質鈉,可以與溶解在水中的鈣、鎂等硬性礦物質發生離子交換反應,而鈉不會以水垢的形式堆積在物體表面上,所以對與它接觸的物體危害很小。樹脂是一種多孔的、不可溶性交換材料。在現代的軟水器中裝有千百萬顆微細的塑料球(珠),所有小球都含有許多吸收正離子的負電荷交換位置。當樹脂處在新生狀態時,這些電荷交換位置被帶正電荷的鈉離子占據。樹脂優先結合帶較強電荷的陽離子,鈣和鎂離子的電荷比鈉離強,當含有鈣、鎂離子的水經過樹脂貯槽時,鈣、鎂離子與樹脂小珠接觸,從交換位置上取代鈉離子。經過離子交換后,鈣、鎂離子就被吸附在軟水器內的樹脂上,流出的水就變軟了。最后,所有樹脂都吸附滿鈣、鎂離子后,就不能再進行工作了,而需要再生處理。
軟水器樹脂的再生是用氯化鈉和水的稀溶液進行的。在再生過程中,首先停止軟水器的工作水流,從鹽水槽引出的鹽水與另外的稀釋水流混合,稀鹽水溶液流經樹脂,與附有鈣、鎂離子的樹脂接觸。盡管鈣和鎂離子帶有的電比鈉離子強,但濃鹽溶液含有千百萬個較弱電荷的鈉離子,有取代數目較少的鈣和鎂離子的能力。這樣,當鈣、鎂離子被取代交換后,樹脂就再生了,便為下一次軟化工作做好了準備。如此循環往復。
1 工藝說明
貨物名稱、型號、規格、數量、性能、特點
1.1 軟水器
數 量: 2套(一用一備自動再生)
控制方式: 自動控制
流 量: 5m3/hr
濾 速: 17.7m/h
機 頭: 美國阿圖祖180/440機頭
罐體產地: SDS品牌
罐體規格: Ø600*H1800(mm)
罐體材料: 玻璃鋼材質
內裝耗材: 優質軟水英國漂萊特樹脂600L(每個罐子填充1.2m高度,即300L),C100E
罐體配件: 含中心管和布水器
性 能: 采用優質英國漂萊特特樹脂有效地置換原水中的鈣鎂離子,水的硬度主 要是由鈣、鎂 離子構成。當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通過軟水器內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交換吸附,同時等物質量釋放出鈉離子。經軟水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一定量的鈣、鎂離 子之后,達到飽和交換容量就必須進行再生。再生過程就是用鹽箱中的飽和鹽水浸泡、沖洗樹脂層,把樹脂中的鈣、鎂離子再置換出來,并隨再生液排出罐外,樹脂恢復交換能力
特 點: 罐體耐酸堿腐蝕
附屬鹽桶: 100L的PE桶,含鹽閥
1.2 自動控制器
數 量: 2套(一用一備自動再生)
控制方式: 自動控制
流 量: 5m3/hr
機頭品牌: 美國阿圖祖180/440機頭
特 點: 采用美國阿圖祖全自動控制閥,即任何時候均有一臺軟化器處于運行狀態,另一臺處于再生或備用狀態。在軟化完周期制水量時切換,每一臺切換總有一臺軟水器失效并再生。切換周期即軟水器再生周期。這個過程由阿圖祖微電腦統一控制,微電腦通過軟化器后置的流量計統計軟化器產水量,在產水量達到預定值時,引發控制閥再生程序。同時將軟化器的產水氣動閥關閉,防止再生液漏至產水端。在下一次運行備用切換時,該產水閥再打開。軟水器自動化操作均通過美國阿圖祖全自動控制閥來實現正洗、反洗、吸鹽、再生的時間根據實際數據在閥控制裝置調節。
1.3 管閥聯接件
規 格: DN15、DN50等
數 量: 1批
特 點: 采用臺塑南亞管道閥門控制,操作方便,經久耐用
1.4 系統控制系統
數 量: 1套
性能特點: 系統采用自動控制方式。
各部件連鎖保護,軟水箱液位控制原水泵,實現自動控制。
1.5 主要特點
1、可有效處理≤6mmol/L以下較復雜的大硬度水質;
2、產品流程簡單,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即:軟化→再生→軟化;整機采用自動控制。自耗水率:2~4%;
3、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不少于5年;
4、產品的主要性能、經濟指標均優于國內及國外同類產品。
5、再生鹽耗
再生鹽耗即軟化器再生一次的耗鹽量(Kg)
再生鹽耗(Kg)=有效樹脂填充量(L)×160(g)鹽
=300L×160(g)=48 Kg
6、工作交換容量
也可稱再生交換容量,單位體積樹脂在實際運行中可交換的硬度數量。單位為mol/L這個值與樹脂的性能、軟化器的類型和再生的效果有關。漂萊特樹脂C100E, 交換容量為1.9mol/L。
7、再生周期
軟水器從再生完全至下一次失效的產水量,該值與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樹脂填充量、原水的硬度及軟化器的工作狀況有關。該值需在運行中監測。一般的估算方法如下:
周期產水量(m3)
=有效樹脂填充量(L)×樹脂工作交換容量(mol/L)÷全硬度(mg/L CaCO3)×50
=300L×1.9 mol/L÷180×50
=158噸
再生周期
再生周期=周期產水量÷額定出水量
=158÷5t/h
=31.6h
工作交換量----------------取1.9mol/L
樹脂填充量----------------每個罐子填充量300L
硬度------------------------ 取1.8 mol/L
額定出水量-----------------以5t/h
原水硬度≤6[H+]mmol/L,即300 mg/L(以CaCO3計);當原水硬度在6--12[H+]mmol/L時, 建議采用兩級軟化或適當降低出水產量,當原水硬度≥12[H+]mmol/L時建議采用多級軟化或聯系我公司工程技術部進行針對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