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燒結機頭電除塵器的應用及其特點
1、前言
機頭電除塵器作為除塵設備,起著處理廢棄粉塵,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工藝設備,對燒結生產和工藝起著重要的配套作用。宣化冶金環保設備制造(安裝)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要研究冶金系統除塵設備設計制造廠家,僅機頭電除塵器就設計和成功運行了上百臺,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和維護經驗。但隨著高堿度燒結工藝的廣泛應用,燒結機容量的加大,燒結料層的不斷加厚,機頭電除塵器的煙氣、煙塵成分、高負壓操作也變得更加復雜,對除塵器收塵非常不利,這給機頭電除塵器設計帶來許多困難。我們在第十一屆全國電除塵器學術會議上主要對燒結機機頭煙氣、煙塵特點和機頭電除塵器的造型特點進行了探討。本文對機頭電除塵器作了進一步的闡述,針對燒結工藝的變化及實際使用中的問題,作出了相應的改進和提高。
2、機頭電除塵器的基本原理、特點
2.1 基本原理
利用負高壓尖端放電,釋放出電子,電子吸附在中性的粉塵上,使其帶負電荷,然后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帶負電荷的粉塵向正極移動并吸附,帶正電荷的粉塵向負極移動并吸附,從而完成收塵。通過振打,使灰落入下部的灰斗中并定期排出。
2.2 機頭電除塵器的特點
2.2.1 高負壓:16000Pa—23000Pa;
常規電除塵器,如燒結機機尾、整粒、配料、熔劑以及電廠鍋爐等配置的電除塵器,煙氣負壓均為4000—7000Pa之間。機頭除塵器則不同,隨著高堿度燒結工藝的廣泛應用,燒結機容量的加大,燒結機的料層也在普遍加厚,而且采用國外進口大風量風機,高負壓操作,所以煙氣負壓相當高,一般均在 16000—23000Pa,這就對燒結機機頭除塵器的強度和剛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2.2.2 高比電阻:1011—1013Ω·Cm,不易收塵;
表1對武鋼機頭粉塵比電阻測試結果
|
實踐表明:煙氣中粉塵比電阻值維持在104~5×1010Ω·Cm時,最有得電除塵器對粉塵的捕食,并能取得理想的除塵效果。當比電阻小于1×104Ω·Cm時,除塵效率隨著比電阻的降低而大幅降低,造成二次飛揚;當比電阻大于5×1010Ω·Cm時,造成反電暈現象,電除塵器的性能卻隨著比電阻的增高而下降。
2.2.3 粉塵細:氧化鉀、氧化鈉含量高,且粒徑小,比重輕,易產生二次飛揚;
表2對武鋼各類除塵灰分檢驗報告
|
表3武鋼機頭電除塵器灰分檢驗報告
|
從表中可以看出:燒結機頭除塵中K2O、Na2O含量明顯高于其它各類除塵;且后置電場更高。
3 排放超標的原因分析
3.1 國內燒結用料分析
3.1.1 國內各大鋼鐵公司燒結廠采用的燒結原料除部分采用國產礦外,大多數廠家不同程度地采用外礦,如:澳大利亞礦、巴西礦、南非礦、印度礦等。
3.1.2 由于外礦從產地經過海上運輸到國內各碼頭,浸入了部分海水。因此,除了自身含的K2O、Na2O外,還增加了海水中的NaCL、MgCL2等成分。
3.1.3 機頭電除塵器處理的燒結粉塵的成分、比電阻、堆積比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即使相同規格的燒結機,也會因為燒結礦的產地、燒結工藝不同而采用不同截面、電場數不同的電除塵器。
3.1.4 浸入部分海水的燒結礦在燒結過程中額外增加了K2O、Na2O的含量,而且在后面電場中的含量更高。粉塵的規程密度小于0.3t/m3;粉塵荷電困難;在極板上吸附后不易振打清灰,脫落后不易沉降,造成很大的二次飛揚,達不到設計的排放要求。
3.2 電場風速過高
計算公式為:V=Q/F
式中:Q—煙氣量;F-電除塵器斷面積。
目前一般煙氣除塵器電場風速都在0.6-1.5m/s之間,從多依奇公式可以看到,電場風速與收塵效率無關,但對于確定的收塵板面積而言,過高的電場風速,不僅使電場長度增長,使電除塵器整體顯得細長,占地面積增大,而且會引起粉塵的二次飛揚,降低除塵效率;反之,在一定的處理煙氣量條件下,過低的電場風速必然需要大的電場斷面,這就使得電除塵器結構龐大,氣流沿斷面的分部不均勻。因此,應選取滿足除塵效率的最經濟的電場風速。同時電場風速還與煙氣特性、粉塵特性有關,當粉塵粒徑大、粉塵量大、粉塵比阻低的煙氣粉塵,電場風速可適當降低。
因此針對機頭煙氣粉塵特點及近兩年機頭電除塵器運行的情況,電場風速V一般取0.8—1.0m/s之間。
3.3 漏風的影響
機頭電除塵器為高負壓運行,本體構件連接處、人孔門處、陰陽極振打穿軸處、進出口法蘭、管道與膨脹節(補償器)的連接處的漏風,會造成煙氣量的增大和溫度的降低,嚴重時煙氣的結露,造成電暈極肥大,絕緣件的爬電和設備內部的腐蝕。
灰斗儲灰及卸灰制度的影響,若采用手動定期卸灰,會造成卸空,一定時間內,卸灰閥處的漏風,使灰斗上部局部的煙氣溫度降低,陰陽極下部的粉塵潮濕,對振打清灰造成不良影響,同時灰斗受潮,造成蓬灰現象。實驗表明,當灰斗漏氣量為5%時,除塵效率下降50%;當灰斗漏氣量為15%時,除塵效率下降為零。
3.4 粉塵的回收工藝
從表一可以看出:后置電場主要含的是輕質絮狀粉塵,這種粉塵比電阻值高,堆積比重小,不易捕集,而且其利用價值不高。返礦后,相當一部分又返回到煙氣中,其富集的結果造成除塵器的效果惡化。從表二、表三可以看出:堿金屬含量高,這樣會使高爐爐身部位結瘤,風口燒壞,焦炭粉化,經常懸料,焦化增高,產量降低。
4 經過對排行超標原因的分析,機頭除塵器需從設計和燒結工藝兩方面作出改進:
4.1機頭除塵器在設計中作出的改進
4.1.1機頭除塵器預荷電技術
經驗得知,在第一電場每通道的第一塊極板附灰量很小。這是由于在粉塵進入除塵器后,當經過第一塊極板里根本沒來得及荷電就進入電場,所以第一塊極板沒有達到除塵作用。為改變這一缺陷,采取預荷電技術,在電除塵器第一電場前設置一排預荷電裝置,(供電裝置與一電場的供電裝置共用),以使進入電場的粉塵提前荷電,減少機頭除塵器在電場中需要荷電的數量和荷電時間,使粉塵更好的吸附在陽極板上,提高機頭除塵器的收塵效率。該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多臺冶金行業機頭電除塵器。
4.1.2 電暈線的選取
機頭除塵器粉塵粒徑小、粘性大、比電阻高,因此電暈線的選取有四個要求:適應高比電阻粉塵、適應高含塵量、極線放電時電風強烈,放電點不粘灰、檢修的間隔周期長。
前置電場采用BS管狀芒刺線,其特點是:起暈電壓低,電暈電流大,電流密度均勻,電風強,剛度大,使用壽命長,可使前幾個電場粉塵充分荷電后吸附在陽極板上。后置電場粉塵則由于前置電場陽極板的收集,比前置電場粉塵變細變輕,不易收集,需提高電場強度、提高電場運行電壓,因此后置電場采用防粘層 BS芒刺線。
4.1.3 增設陽極振打
根據燒結機粉塵的性質,每個電場收塵極下部設有振打機構,采用側部撓臂錘振打。但對于機頭粉塵的特點且具有較高的極板時,則在頂部增加一套陽極振打裝置,即對每排陽極板的上下分別進行振打,使陽極板上部的粉塵獲得足夠的振打加速度,使陰極線振打力加速度值由大于50g增大80g,陽極板振打加速度值由大于150g增大到200g,此種技術已在唐鋼機頭280m2等多臺除塵器上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1.4 科學設置振打制度
根據電除塵器振打理論和機頭電除塵器粉塵的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振打制度,保證陽極不同時振打,減小粉塵的二次飛揚。同時保證陰極小框架的有效振打,使放電尖端不結球,并避免電暈線肥大等不利現象,保證放電性能持續穩定,以確保除塵效率。
4.1.5 獨特的陰極振打傳動技術
當煙氣由進口管道進入除塵器進口,流速很高,而且氣流不是均布通過,嚴重影響除塵器的收塵效果,因此在進風口內設計導流板和多氣流分布板,通過實驗確定分布板的導數和開孔率,均布氣流通過電場,使氣流分布的均方根差小于0.25。必要時在進口管道和進風口內設計導流板,控制大顆粒粉塵不均勻通過,使大顆粒粉塵在極板上的分布上移,進一步降低粉塵的二次飛揚。
4.1.6 進風口氣流均布設置技術
對灰斗、進出口法蘭連接處,采用特殊密封材料密封,在人孔門處采用硅橡膠材料密封,對陰陽極振打穿軸處采用密封填料壓蓋裝置,并采用四氟板材料進行密封,從而減少轉運區域可能造成的漏風。現場安裝時對易漏風處采用密封焊接。
4.1.7 減少漏風點,降低漏風率
對灰斗、進出口法蘭連接處,采用特殊密封材料密封,在人孔門處采用硅橡膠材料密封,對陰陽極振打穿軸處采用密封填料壓蓋裝置,并采用四氟板材料進行密封,從而養活轉運區域可能造成的漏風。現場安裝時對易漏風處采用密封焊接。
4.2 燒結工藝的改進
4.2.1 穩定電場內煙氣溫度,保證進入除塵器的溫度達到露點溫度以上為宜。
4.2.2 表1表明:機頭電除塵器粉塵比電阻高,且后置電場更高;表2表明:燒結機頭除塵器收集的粉塵中K2O、Na2O的含量竟高達近20%,而且K2O、Na2O成分屬于堿性氧化物,而這樣的成分使灰的粘度增大,吸濕性強、粉塵粒徑細、比重輕,對于后置電場陽極板線來說,極易造成粘灰現象,造成振打清灰困難。灰斗內粉塵則處于溢塵狀態,容易隨氣流飛走,產生二次飛揚;表3表明:后置電場K2O、Na2O含量高而含Fe少內排出,不返燒循環,直接排掉,以保證進入電除塵器的粉塵不會有過多的輕細粉塵。
4.2.3 嚴格控制料粒結構及料層的百度,即可保證系統風量、溫度和粉塵濃度的均勻和不出現較大波動,將有利于電除塵收塵效果的保持。
5 結論
影響電除塵器除塵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隨著生產工藝的變化和設備的磨損老化不斷出現的;電除塵器的工作過程又是一個相互關聯的復雜過程。要使電除塵器長期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必須保持各相關因素都能處于可控并且合理的范圍之內。我們也會在初中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優化設計,從而使除塵器達到凈化煙氣的目的,滿足排放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